端砚文化
端砚--中国四大名砚之首
端砚为中国四大名砚之首。端砚历史悠久,早在初唐时期便闻名遐迩,历代列为进贡朝廷的贡品。
端砚石质特别细腻.娇嫩.致密.坚实.细润如玉,温软嫩而滑.抚之如小儿肌肤,具有''贮水不耗'',''呵气可研墨'',''发墨而不损毫'',''久用锋芒不退'',''遇严寒而不冰''的特点而著称于世,为古今之瑰宝。
端砚石色深沉含蓄,庄重尔雅。石品花纹丰富多采,有名贵的鱼脑冻.蕉叶白.浮云冻.冰纹冻.天青.青花.玫瑰紫.冰纹.金银线.火捺.猪肝冻.石眼等绚丽多姿的天然石品。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在砚论中题赞''端溪石.为砚最妙,益墨.青紫色者,可值千金''。端砚特殊的质地.纹理.色泽,先天的珍奇性,成为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品,古今中外的文人墨客,收藏家和博物馆都视之为宝,是极具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的名贵文房珍品。
端砚石材产于广东省肇庆高要市斧柯山之羚羊峡一带,在高要市金渡镇端溪一带就有名闻遐迩的老坑岩.坑仔岩.麻子坑三大名坑,以及宣德岩.朝天岩.古塔岩;其他地方有宋坑.梅花坑.白线岩.绿端等。
老坑岩 在高要市金渡镇端溪东北畔,开采于唐代,岩洞深约二百米,向西北方已延伸到西江河底,其洞口夏季被洪水所淹,只有大旱之年抽干洞中横积水方得二三个月时间开采,挖掘十分困难。该岩历代为皇家专用,俗称皇岩,派太监督采,很少流入民间,清朝后期未有开采,直到一九七二年周恩来总理亲自过问,由国务院拔巨款,经几年挖掘才重新开采出斯材,目前该岩己无砚材开采,只有民间尚有小量砚材留存,价与日升,弥足珍贵。
坑仔岩 位于老坑岩洞口以东南约四百米的半山腰上,开采于宋朝。其石质幼嫩.温润.坚实,石色青紫带赤,石品有鱼脑冻.蕉叶白.青花.石眼.玫瑰紫.火捺等,石眼绿中呈黄,有睛,石眼较多,大小不一,其发墨稍逊于老坑砚,是端溪三大名坑之一。
麻子坑 位于离老坑四公里之遥的东南方,洞口有多个,在离溪底约六百多米的陡峭崎岖的山腰上,是清乾隆年间一陈姓麻子砚工所发现,其石质高洁.娇嫩.致密.坚实,石质偏蓝,近似老坑,但多虫蛀,石品有鱼脑冻.蕉叶白.天青.青花.天青冻.火捺.金线.石眼碧绿,有睛,该砚与坑仔砚并列而胜于坑仔砚,遇佳石可与老坑媲美。
宋坑 在肇庆北岭山一带,于宋朝开采而故名,洞口有多个,每个洞口石色不同,其石质也温润,质密,石色紫如猪肝,凝重而浑厚,石品有猪肝冻.火捺.彩带,石眼绿色,无睛不美观,也较稀少,其砚发墨快,是最实用的低档砚。